2020/02/11 約伯記4-5章 苦難,罪與罰嗎?(以利法安慰約伯1)
三位朋友陪著約伯七天七夜之後,想不到約伯一開口就咒詛自己的生日,也期待自己能趕快離世。也許是因為約伯所說的話,超乎這三位朋友心中的預期。原本是要來安慰陪伴約伯的朋友們,所說的話卻是嚴厲也直接,這會讓我們有點驚訝,為什麼會這樣呢?繼續做學習。
以利法是三位朋友中最年長的,他首先開口說話。
人若想開口與你說話,你就厭煩嗎?但誰能忍住不說呢?你經常教導人扶持軟弱人,現在有困難臨到你,你就沒有勇氣承擔了嗎?(有點直接阿)。
你的敬虔、敬畏上帝沒有帶給你信心嗎?你的行事純正沒有帶給你盼望嗎?(似乎話中有話阿,難道你不像大家所認定的那麼敬虔嗎?文杰甚至覺得以利法他覺得約伯你會遭遇這麼大的苦難,就是因為你不如表面大家所看到的那麼敬虔)。
請你追想無辜的人,有誰滅亡?正直的人,在何處剪除呢?(可是,人人都有一死阿,正直的人終究也要面對死亡阿,說的有點似是而非,也有語病,如果人非壽終正寢,那就表示此人不正直了)。
按我所見,耕罪孽種毒害的人都照樣收割,上帝一出氣他們就滅亡,他們就消沒。邪惡的人像獅子吼叫,但上帝敲斷他們的牙齒,制止他們。
有一次,在夜間睡夢中,有靈臨到我,我驚醒。有聲音對我說,必死的人豈能比上帝公義,人豈能比造他的主潔淨嗎?(神當然比人公義聖潔,但總覺得這句話說的不完全。公義應該是就事論事,對錯不是根據身分、地位。在舊約時代,神也不會一出來就說,人都不公義。在舊約,神說的是,你行了律法,就得算為公義。當然,在新約的我們知道,沒有人可以完全行出律法。而且在新約,在耶穌的寶血下,神稱信靠祂的人就算為義,所以這句話,表面上聽起來是對的,但總覺得這樣表達怪怪的)。
上帝不信靠祂的天使臣僕,並且說他們是愚昧的,何況是塵土所造,生命短暫的人,他們是否滅沒,根本無人在意。(這很明顯,是錯的,聖經中,從來沒有看到上帝不信任天使,輕看他們阿。對天使沒有這樣,對人也沒有這樣。看神所揀選的先知,還有看我們自己,神把傳福音的榮耀職分給我們,我們是不完全,但神沒有一天到晚罵天使罵人愚昧阿,如果像以利法講的,我們所信靠的神很可怕,脾氣很暴躁喔)。
許多似是而非的言論,甚至有些一聽就知道是錯的,聽得人肯定想反駁,但以利法套上一個大帽子說,這是他靈裏的經驗,是神靈告訴他的。這會讓聽的人很挫折,何況,對象是一位正處在大苦難中的人。
以利法繼續說,憤怒忌妒殺死愚妄幼稚的人,過去我就曾看過有無知的人,似乎穩妥,突然之間禍患臨到,他們的兒女突然失去平安,在法庭上受冤屈,無人為他們辯護。莊稼被飢餓的人強佔。(他訴諸他的經驗,但這像是在安慰人嗎?)
苦難不會平白發生,而人生在世遇到患難是很正常的,至於我,我必仰望,行大事不可測度的上帝。以利法接下來高舉上帝的偉大,祂降雨滋潤大地、提拔卑微的人、賜歡樂給憂傷的人、破壞狡猾人的計謀、拯救窮乏人脫離欺壓、叫邪惡人閉口不言。(他說這段,要帶出後面要強調的重點)。
所以上帝所懲治的人是有福的,所以你不可輕看全能者的管教。(所以,約伯阿,你會遇苦難,一定是你有犯罪,上帝在懲罰管教你)。祂雖擊傷你,但你悔改祂就要醫治你。你雖多次受害,祂要每次都搭救你。在饑荒戰爭中,祂要救你脫離死亡,你要不受毀謗。你所耕種的田地沒有石頭(很肥沃的意思),野獸不傷害你,你要安居在帳棚裡,畜養的羊群一隻都不失落。你要兒孫滿堂,你自己也要長壽。這是我們所觀察到的真理。
以利法似乎很心急,他可能以為約伯一開口就應該向神認罪悔改,承認自己的過犯,他也沒有想要多聽約伯的心聲,一聽到約伯抱怨咒詛,他就受不了了,在他的認知裏,很簡單阿,人會遭遇苦難,就是你犯罪了,趕快認罪悔改阿。悔改,上帝就會醫治你,而且要再大大的賜福給你阿。聽我的話,準沒錯,我所說的是我多年觀察的經驗,而且是在夜中,上帝的靈臨到我,跟我說的。他不用跟約伯詢問病因,他就直接開藥方了。
有許多牧師學者,在研究苦難時,許多人有一個共同的結論,苦難是沒有次序規律,無法預期,無法探究原因,毫無道理,會讓人懷疑到底有沒有神。1999年發生在台灣的921大地震是如此。是的,也許你可以說南投、霧峰有斷層帶,這裡會發生大地震,其實沒有那麼奇怪,但這個大地震,連在台北都有大樓倒塌,你說,那是因為建商偷工減料。但對那些無辜遭難的住戶,這樣的苦難,無法預期,也毫無道理。
2001年在美國發生的紐約世貿中心911恐怖攻擊事件,當天去上班的人,怎會想到大樓會被飛機撞擊,大樓倒塌,就此沒辦法再回家。
我們的思維中,常會覺得事出必有因,因果論可以解釋許多的事情。舊約聖經我們所讀的士師記,以色列百姓拜偶像,神興起外族來攻擊欺壓百姓,當百姓悔改尋求神,神興起士師領導他們擊退外敵,重新與神連結。當他們看到外族入侵的「果」,找到「因」是因為他們敬拜偶像。聖經可以看到因果論的例子。
但聖經也有許多事情,我們用因果論就無法解釋。譬如說列王記中,北國亞哈王,跟敬畏神的拿伯的故事。亞哈王看中拿伯的葡萄園,拿伯遵循摩西五經的教導,土地是要傳承給下一代的,縱使王看上了,他不敢賣,他因此被殺。這樣義人如拿伯卻遭遇苦難,也是毫無道理的。
所以因果論無法解釋所有的苦難。就像我們正在學習的約伯的故事。除非我們站在夠遠的高度(到天庭中,才理解到原來是上帝與撒旦之間有一場賭局)、拉到更以後更以後的時間來看這些事,才能兜出「因」與「果」。
有時候我們確實可以歸納出,人所遭遇的災難,有很大的可能是因為人真的犯罪了,自嘗苦果,或遭受上帝的管教。但如果我們遭遇苦難,卻怎麼想都想不起來,而且我們用心靈誠實真實的面對自己,自己真的沒有犯罪,那所遭遇的應該就是神量給我們的苦難了。無故、沒有理由與原因、無法解釋。
針對苦難的特質,其實上帝也是這麼說的。約伯記2章,當上帝為了約伯第二次與撒但對話,祂說,你曾用心查看我的僕人約伯沒有,地上再沒有人像他完全正直、敬畏上帝、遠離惡事,你雖激動我攻擊他,無故的毀滅他,他仍然持守他的純正。
上帝的這段話中說到,你雖激動我攻擊他,無故的毀滅他,無故就是沒有理由,可以呼應我們前面說的,苦難的特質就是沒有規律、次序,無法預期,無法探究原因。
如果約伯聽了以利法的話,就輕易的認了罪,那表示什麼呢?
這表示,那神跟撒旦的對賭,就是撒旦贏了,應證了牠認為約伯跟神之間的關係,就只是利益交換的信仰。如此約伯就不是真的敬畏神。約伯的信仰,變成隨風飄搖似的。而神也被約伯騙了,表示神不是全知全能的神,甚至是昏庸迷糊了。
一般,教會都是每個月會領一次聖餐,領聖餐時,我們會吃喝餅杯,吃無酵餅、喝葡萄汁,象徵,耶穌的身體為我擘開,象徵耶穌為我們流的寶血。牧師常會要我們在吃喝餅杯前,先安靜省察自己是否有犯罪得罪神的地方。有的人會開始拼命的認罪,寧可錯殺一百,不願放過一個,但其實這是有問題的。真理是,我們若認自己的罪,神是信實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犯罪了,也認罪了,又一再的認罪,那表示不是真的相信上帝已經接納我們,赦免我們的罪。這不是真的認識神。亂認罪多認罪的問題是,這根本不是在認罪,不然怎麼會多認。如此做,只是在不希望給神留藉口,對我們不利。如果我們所信的神是這樣的神,那也就表示神其實是昏庸,不公義、是糊塗的神。
還有一種狀況,當我們在苦難中,會開始懷疑是不是自己不夠愛神,神才來管教我。這也是錯誤的神學觀,這好像把神想像成恐怖戀人般了,只要這一位恐怖戀人覺得他的男女朋友不夠愛他,他隨時就要報復似的一樣。
在文杰有限的學習體會裡,如果我們願意誠實的面對我們的信仰,若我們犯罪了,聖靈其實會馬上光照我們的,如果我們一被光照,馬上悔改,其實等到每個月要領聖餐時,其實我們沒有那麼多罪可以認的。
沒有犯罪的約伯,卻被朋友以利法扣上大帽子,無辜的人,有誰滅亡呢?身體還在極大的苦痛中的約伯吞得下去嗎?後面可以看到約伯的回應。
我們可以稍微歸納一下所學習的
◆由於我們是旁觀者,我們很清楚,約伯被誤會了。其實我們也很常犯跟以利法一樣的錯。看著在因罪受罰或是無辜遭遇苦難中的朋友,當朋友開口埋怨,而我們也無能為力,不知道怎麼安慰對方時,我們常常被對方愁苦的情緒拉著走。甚至我們裡面也常會忍不住的毛躁起來,若對方一直在負面情緒中,我們以為看到了對方的盲點,我們會很心急的想要糾正對方。對方一直為自己解釋,我們忍不住一不小心就會把對方臭罵一頓。這是我們要學習避免的。但這真實不容易。
◆有罪就認,但也不能亂認罪。亂認罪的信仰跟逢廟就拜其實是一樣的。而這樣的情形,其實所拜的是自己。按自己的想法在形塑神的形象。
◆苦難不是只有罪與罰一個面向的。當我們自己或朋友在苦難中,是該省察自己有無犯罪,但若真實沒有犯罪,也不要亂定罪自己,或懷疑自己是不是不夠愛神,神在懲罰我們。也不要用以利法的眼光來看待我們身邊的朋友。感謝主。藉著約伯的故事幫助我們更認神,也更認識我們自己。(參考,胡維華牧師,2019/11/9在沙美教會講解約伯記;莊信德牧師,2017/05/07,約伯記(2),解讀苦難的視角,磐頂教會講道,youtube視頻)。
- Feb 16 Sun 2020 16:20
2020/02/11 約伯記4-5章 苦難,罪與罰嗎?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