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20/01/10 撒迦利亞書6章 君尊的祭司
 
(1/10 文杰在廈門聚會點的分享)
(一)、前言
弟兄姊妹平安。感謝主,文杰先跟大家分享一個我們家小朋友政昇可愛的見證。政昇12月中旬去參加學校的畢業旅行,地點是台灣的中部,為期四天。旅行出發前1個多月前,他就一直在念說,他越來越不想去畢業旅行了。因為別人都可以跟好朋友睡同一個房間,他要跟某一位小朋友,以及他的爸爸媽媽睡一間四人房。因為這一位小朋友不是他最要好的朋友,而且還要跟對方的家長睡,他就很有壓力。加上旅遊當中,他要擔任組長、桌長,老師把一些他認為不是很好相處的人,安排跟他同一組,他就很不開心,隨著畢業旅行的時間越接近,他的心情越不好。甚至說不想去了。
因為每週日下午5-6點,他有去上一位韓國宣教士的聖經課程。約莫畢業旅行前的兩週,他跟我說,金牧師要他們每個人想一想,為什麼上帝要給每個人24小時,這24小時該怎麼使用。他很認真的在思想這件事,畢業旅行前幾天,他跟我說,爸爸,我想通一件事了,上帝給我24小時,肯定不是要讓我拿來抱怨生氣的,所以我決定不要再抱怨畢業旅行分組、房間分配的事了。感謝主,後來他真的沒有再抱怨,去畢業旅行也玩得滿開心的。哈利路亞,在神的裡面他得著了自由。
 
(二)、撒迦利亞書6:9-15
回到今天我們所要學習的撒迦利亞書6:9-15。許多牧師學者都很喜歡這一段經文,雖然短短的7節,但我覺得有很多有意思,值得我們深思的地方。
在八個異象結束後,神的話直接臨到先知撒迦利亞。上帝對他說,你要到一個名稱為約西亞的人家裡,他們家來了一群由巴比倫回來的猶太百姓,他們分別是黑玳、多比雅、耶大雅。他們從巴比倫帶回來了許多金銀,是要奉獻做為給聖殿重建工程使用的。你要使用這些金銀做一頂冠冕,在加冕典禮中戴在大祭司約書亞的頭上。(這邊所說的冠冕,與原來戴在大祭司頭上的頭巾,是不一樣的,就像是君王的冠冕。一般讀到這裡會有疑惑,此時政治上的領袖應該是所羅巴伯,怎麼會把象徵王的冠冕,戴在大祭司的頭上呢?)
上帝繼續跟先知說話,你要在加冕典禮上對大祭司約書亞說,看哪,那稱為大衛苗裔的,他要在本處長起來,並要建造耶和華的殿。(大衛苗裔這幾個字,其實在原文只有苗這個字。從本處長起來,原文是從自己的地方長起來,整段話連起來,就是有苗從神自己長出來。所以意思是上帝所說的這個人是從神而出的)。他要建造耶和華的殿,並擔負尊榮,坐在位上掌王權,又必在位上作祭司,使兩職之間籌定和平。(當時的人讀這段話,可能會很困惑,怎麼約書亞要被加冕成為王呢?當時的政治領袖是所羅巴伯,不要說所羅巴伯困惑、約書亞自己肯定都要困惑,而且這樣的舉措,一不小心也會引來波斯帝國的嚴懲)。
 
上帝繼續說,這些金銀雖是黑玳等三人跟約西亞要奉獻給聖殿重建使用的,但藉著他們奉獻的金銀所製成的冠冕,仍是歸屬他們的,只是要放在將來建好的聖殿中,作為紀念。(如果真的是某人被加冕為王,皇冠肯定會一直戴在這人頭上,但這邊卻說冠冕要放在以後蓋好的聖殿中作紀念,所以這個加冕典禮只是個象徵性的儀式,上帝藉著這個儀式再次要跟祂的百姓傳達祂的心意,就是透過先知跟百姓說預言的意思)。
接下來的話是先知自己對百姓說的話:我告訴你們,後續你們將會看見散落在各地的猶太人也會回來協助聖殿的重建工程,我事先告訴你們這個將要發生的現象,當這件事真實發生與成就,這要作為印證,你們就知道我現在對你們所說的話,真的是萬軍之耶和華差遣我來對你們說的。而且你們若留意聽從耶和華上帝的話,這事必然成就。
 
整段話,還有許多值得我們思想的。
■八個異象後,為什麼要講這個預表呢?前面第五個異象已經說了阿,所羅巴伯會把聖殿的最後一塊石頭置放在屋頂上,怎麼這一位又是大祭司又是王雙重身分的人,他還要蓋聖殿呢?在神眼中還有一個比耶路撒冷更重要的聖殿嗎?
■從摩西時代起,領袖與大祭司就不是同一個人,怎麼這裡君王與祭司是同一個人呢?
■聖殿蓋好後,為什麼要放著這頂冠冕做為紀念呢?或許是要紀念加冕這件象徵性意義的事;紀念這些人的擺上,讓雖然遠在巴比倫的人,但卻是與耶路撒冷有連結的。
■最後一句話,而且你們若留意聽從耶和華上帝的話,這事必然成就。文杰覺得這句話太寶貴了,神當然甚麼都可以做,但祂渴望人與祂同工,不然祂寧可耽延慢著做。
■整段話說完,如果你是所羅巴伯,你會不會想說,為什麼是大祭司約書亞當主角,不是我當主角呢?我是省長耶。如果你是黑玳、多比雅、耶大雅,你會不會想說,我們辛辛苦苦好不容易準備的金銀,怎麼都不是用在聖殿的重建工程上,而是做一頂冠冕將來要放在聖殿裡做紀念,這真的好嗎?
 
(三)詩篇110篇
對當時的百姓確實會有好多的疑問,但對於如果熟悉摩西五經、箴言、詩篇…...的猶太拉比或是百姓而言,也許他們會聯想到這是上帝早就透過其他先知要傳達鼓勵他們的預言。
譬如說,若熟悉詩篇110篇的猶太百姓,對這個象徵式的預言舉措,就不會那麼錯愕。詩篇110篇是所謂的彌賽亞詩篇,是大衛所寫的詩。
耶和華對我主說:你坐在我的右邊,等我使你仇敵作你的腳凳。耶和華必使你從錫安伸出能力的杖來;你要在你仇敵中掌權。當你掌權的日子,你的民要以聖潔的妝飾為衣,甘心犧牲自己;你的民多如清晨的甘露。耶和華起了誓,決不後悔,說:你是照著麥基洗德的等次永遠為祭司。
 
這一篇詩篇,說的是大衛王在異象中,受啟示的看見。耶和華上帝對另一位他尊稱為主,就好像是他的主人或掌權的主說話,猶太人都認同這一位大衛所尊稱的主,就是那將要來的彌賽亞(救世主)。第2、3節繼續是上帝對彌賽亞所說的話,話語中提到有能力的仗,又提到掌權,可以知道這一位彌賽亞是偉大的君王。這一位主不只是掌權做王,上帝還決不後悔的起誓說,你是照著麥基洗德的等次永遠為祭司。看以色列的歷史,從來王就是王,祭司就是祭司,但詩篇110篇,還有撒迦利亞書6章的這一段預言,都講到有一個人既是王、又是祭司。而所謂的麥基洗德等次的大祭司是什麼意思呢?
 
(四)創世記14章17-20
創世記這一段話的背景是,當約旦河流域的五個王,過去他們是臣服於兩河流域以基大老瑪(以攔王)為首的四個王,現在這五個王不想再臣服於四王,就起來背叛,四王領兵攻打五王,五王被打敗,亞伯拉罕的姪子羅得此時住在所多瑪,五王被打打敗的同時,羅得也被擄走了。亞伯拉罕得知消息,召集家裡的僕人,也邀請與他同盟的人共318人,前去搶救姪兒。順利打敗敵人,把羅得救回。當他凱旋歸來時,有所多瑪王出來迎接他。另外迎接他的還有一位很特別的人,是撒冷王麥基洗德。聖經說他是至高上帝的祭司,他為亞伯拉罕祝福,亞伯拉罕也將他此次攻打四王所得的十分之一獻給麥基洗德,一般這是百姓對祭司所做的動作,或是位份小的對位份大的所做的動作。麥基洗德既是王也是祭司。麥基是王的意思,洗德是公義的意思。麥基跟洗德都是希伯來文直接的音譯,是公義王或是仁義王的意思。聖經說他是公義王,也是撒冷王,撒冷就是現在的耶路撒冷,撒冷是平安的意思,所以他既是公義王也是平安王。
回到我們剛剛所讀的撒迦利亞書、詩篇110篇,所以預言中的這一位跟麥基洗德一樣,既是君王、也是祭司。
那甚麼叫麥基洗德等次的祭司呢?在以色列社群中,只有亞倫家族的人才能擔任大祭司,所以意思是,這一位君王祭司,他跟亞倫家族的祭司是不一樣的,是照著麥基洗德等次做大祭司的。什麼叫做麥基洗德等次的大祭司,跟亞倫家族大祭司又有甚麼不一樣,新約聖經的第19卷書希伯來書, 4-7章講到了這件事。
 
(五)基督大祭司
在詩篇110篇講到了彌賽亞是上帝起誓所立的大祭司。太特別了,上帝竟然也起誓。希伯來書的作者解釋了起誓這件事,他舉亞伯拉罕的例子,上帝不只應許要賜福給亞伯拉罕,應許已經75歲的亞伯拉罕,將來的子孫要多如天上的星、海邊的沙。上帝不只應許還起誓。表示上帝一定會成就。那上帝應許也起誓這將要來的彌賽亞,不只是掌權的王,還是祭司。對已經是在新約當中的我們,我們當然知道,舊約的大祭司,是幫猶太百姓把要獻贖罪祭的祭牲獻給上帝,而基督大祭司是把無罪的自己,祂自己成為贖罪祭中的祭牲獻給神。而且這不是上帝臨時起意的,是祂愛我們,早決定要這樣做的。
 
台北靈糧堂的喬美倫教師,她是這樣子解釋起誓加應許這件事的。在台灣如果你要寄信給朋友,你為了要確保對方能收到這封信,你可以加一點錢,寄掛號信,郵差一定要把信送給對方或其家人,確定是有人簽收的,不是把信往門口或院子一丟,人就走了。如果寄掛號你還不放心,你可以寄雙掛號,當對方收到你的信,你還會收到一個回執函,告訴你,對方收到信了。上帝說這將要來的彌賽亞,祂應許彌賽亞要做我們的大祭司,不只是應許,祂還起誓說,我一定會這麼做。祂一定會讓我們收到這封掛號信。文杰覺得上帝愛心滿滿,祂的親切體貼與細心,遠遠超過我們可以理解與想像阿。
 
那什麼叫做麥基洗德等次的大祭司,其實創世記對麥基洗德的描述很簡要,只說到他是撒冷王,又是至高上帝的祭司,但為什麼他是至高上帝的祭司並沒有多說明。希伯來書7:3說到麥基洗德他無生之始、無命之終,乃是與上帝的兒子相似。意思不是說這個人是從石頭蹦出來,或是突然就有的,而是因為猶太人重視家譜,而聖經一點都沒有提到麥基洗德的家譜,就好像主耶穌是一個無窮的生命大能,是從神的靈而有肉體的生命。這跟亞倫家族的大祭司是有著家譜,按律法被命定為大祭司,是不一樣的。可以說麥基洗德是在預表基督大祭司。
 
希伯來書7章,對麥基洗德等次大祭司與亞倫等次大祭司做了一個對比。等次是規條、次序的意思。
◆時間上:麥基洗德早於利未。亞倫是出自利未支派,利未是亞伯拉罕的後裔。亦即主耶穌被神命定為基督大祭司要遠早於亞倫大祭司。
◆位份上:通常是位份大的祝福位份小的,麥基洗德為亞伯拉罕祝福,所以麥基洗德的位份高於亞伯拉罕。而亞倫是亞伯拉罕的子孫,某種程度就像亞倫在亞伯拉罕裡面,同亞伯拉罕一起奉獻十分之一的禮物給祭司麥基洗德一樣。亦即基督大祭司的位份要高於亞倫大祭司。
◆職任上:亞倫等次的祭司,因為也是人,是未得完全,是不夠完美的。基督大祭司是神成為人,是聖潔無瑕疵,是完全的。
◆功效上:基督大祭司有無窮的生命大能,在祂的裏面,我們有更美的指望,可以透過基督大祭司,直接親近神。而亞倫大祭司是按照肉體血統的條例成為大祭司,以色列百姓只能透過他獻祭,而且進到新約以後,已經廢掉了。
◆長遠上:基督大祭司是起誓立的,亞倫大祭司不是。亞倫大祭司要一直換人,基督大祭司是永遠長存,長遠活著,為進到面前的人祈求,拯救到底。這很特別,基督大祭司是那麼懂我們,他知道我們每一個人的軟弱,他知道怎麼為我們向天父上帝代求,不用像舊約一樣,大祭司會更換,每換一個人,就要交接。在基督大祭司的裡面,永遠沒有更換的問題。
◆聖潔上:亞倫大祭司是每日先為自己贖罪,再為百姓贖罪,而且被立為大祭司的人同百姓一樣也是軟弱的人。基督大祭司則不一樣,是聖潔、無邪惡、無玷汙。不須為自己贖罪,且是一次獻上自己就永遠成就了贖罪這件事。
 
這是台北靈糧堂喬美倫教師的研經課程所做的整理。文杰真的覺得神很奇妙,既是君王也是祭司的麥基洗德在預表基督大祭司。亞倫等次大祭司的設立,一方面適合當時以色列社會的需要,更是在預表那將要來的基督大祭司是何等的完全。當神造人,祂就決定祂自己,同時也要讓祂的獨生愛子主耶穌愛祂們所造的人愛到底,所以祂起誓祂的獨生愛子要成為全人類的贖罪祭。
神創造亞當、夏娃要管理全地,但因著他們的不順服,成為受仇敵挾制的,失去了權柄,活在罪與死的權柄中。而主耶穌死裏復活,升上高天,把權柄拿回來,如同詩篇110篇所說,祂坐在上帝的右邊,上帝使仇敵(魔鬼撒但)做祂的腳凳,祂成為掌權的那一位,所以祂是君王。因著祂為我們獻贖罪祭,所以祂也是祭司。祂就是詩篇110篇、以及今天所讀經文撒迦利亞書6章所預言的那一位,既是君王也是祭司的彌賽亞。
 
(六)君王與祭司的生命特質
我們讀兩段新約聖經的經文,
◆彼得前書2:9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
◆啟示錄5:9-10他們唱新歌,說:你配拿書卷,配揭開七印;因為你曾被殺,用自己的血從各族、各方、各民、各國中買了人來,叫他們歸於神,又叫他們成為國民,作祭司歸於神,在地上執掌王權。
 
主耶穌是君王也是祭司。新約聖經有許多的經文,同這兩段經文一樣提到我們這些基督徒,是小基督,我們生命也有著君王跟祭司的身分。那我們稍微來思想歸納一下,君王與祭司該有甚麼樣的生命特質。
 
◆承擔責任:我們先來討論君王的這個角色,王不是來享福的,也不是只是來發號司令的,王是要承擔責任的。你看耶穌祂服事門徒,服事到他面前來有需要的人。亞伯拉罕、摩西也都是這樣是承擔責任的領袖。
 
◆王要有順服的特質:前一陣子,有一次跟昭雯聊天,我稱讚她很喜歡讀聖經。她跟我說,她沒有很順服神。其實當她這樣說,我是替她高興的,因為這表示她裡面的那個神聖不滿足,要引領她更順服神,從那一天起,我為她禱告時,我就會跟上帝禱告,求上帝幫助昭雯跟我藉著親近神,藉著讀神的話,把屬神謙卑柔和、順服的生命更多賜給我們。
順服太重要了。主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的禱告,祂的肉體軟弱,祂跟上帝禱告,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這杯離開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
今天所讀的經文撒迦利亞書6:15節你們若留意聽從耶和華─你們神的話,這事必然成就。雖是上帝起誓應許的彌賽亞將要來的預言,都需要人的順服配合,神才願意讓這樣的應許成就。如果當先知撒迦利亞去跟所羅巴伯、約書亞、跟那三位從巴比倫回來的黑玳、多比雅、耶大雅,還有約西亞講這件事時,如果他們覺得奇怪,不願意放下自己的想法,順服的按神指示先知所說的做,那也許事情要有變化。
 
我就在想,對我們每一個人而言,順服權柄真的是一件不容易但卻很重要的事情。最近文杰聽到,以前聚會過的教會,一群教會重要的同工因為與牧師的理念不相同,就好幾位同工一起停止在教會的服事,其中也有就暫時停止到教會聚會的。很難說對錯,但彼此都一定很難受。畢竟一方面是牧師,一方面是教會裡熱心服事的重要同工。文杰自己也經歷過沒辦法順服公司主管的想法,而過著悶悶不樂的日子,那真是很難受的景況。神量給我們當與家中的權柄、公司的權柄、屬靈的權柄,因著個性不一樣,看法不一樣時,確實很痛苦。但只要權柄要求我們的不違背信仰的真理,我們應該事要順服才是,雖是困難,但自己跟團體都要因此受祝福。聖經有太多這樣的例子。
 
◆親近神:在教會中,如果一位弟兄很會處理事情,做事很聰明很有效率,辦活動很有創意,但他不喜歡讀聖經、禱告、安靜等候神。你會不會有一點擔心他。他如果不喜歡當祭司,侍立在神面前,蒙神光照、讓神引領,一不小心就會落入驕傲、或者走錯路。亞伯拉罕,每到一個新的地方就築壇獻祭,不讓自己與神的關係疏遠了。我們有時候換個環境,譬如剛換工作比較忙,生了孩子比較忙,其實還是要學亞伯拉罕,不要因為環境變動就停止親近神。摩西領導兩百多萬的以色列民,聖經說他如同素常的每早晨到會幕裡親近神。
 
◆治理的程序:教會講究屬靈講究肢體間的愛,這當然是對的,是好的。但教會也要有行政程序、治理的程序。曹力中牧師在分享君尊的祭司這個題目時,分享了一個例子,他說有的教會,同工間彼此有紛爭,就有同工趁著所請來的外來講員來教會講道時,就跟他分享教會遇到的難處,請講員幫忙處理,這個講員就直接在講道時,指出這件事。他說通常這樣的處理方式,常是讓問題沒有解決反而造成教會的分裂。這種事情應該是要照著教會的行政規章來處理的。教會怎麼分工,意見有分歧,充分溝通後,還是讓權柄來做決定。如果外來講員,不知道教會內部有紛爭,而在講道時,指出這樣的事,那這是神的心意,教會裡面的同工有人願意順服做出調整改變,那這是很蒙福的,問題也一定會被解決。受提醒的人,若執意不改,那也肯定會被上帝管教。
關於治理我再分享一點,前一陣子,昭雯覺得我們家女兒新愉晚上在家讀書時,會忍不住一直去看手機,有沒有同學傳訊息給她,當然這會造成她不專心。昭雯就規定新愉晚上只能有一段時間看手機,其它時間,手機要放在客廳。新愉當然很不適應,有一個晚上,我打電話關心她要與她一起禱告,她哭著跟我說,媽媽管太多了。哭得很傷心喔。哈哈,感謝主,再隔幾天以後,她覺得媽媽這樣要求以後,她讀書效率變好了,媽媽是對的。
政昇也有類似的例子,政昇的舅舅換新手機,就把舊手機給他,他就拿來玩遊戲,玩的過火了,昭雯就把手機沒收。有一次,政昇趁家裡只有他一個人,他就做籤要找手機,譬如說先做兩張籤1樓、2樓,抽到2樓,再做籤,姊姊房間或是媽媽房間。就這樣,一直抽籤,後來真的被他找到手機。之後,他就瞞著昭雯偷偷拿手機來玩,玩一下子再放回去。有一天被昭雯發現,當然被修理得很慘。後來他告訴我,是不是有可能他在抽籤時,撒但故意讓他找到手機,讓他沉迷在手機遊戲中。去畢業旅行時,媽媽把手機還給他,當同學們都在玩遊戲,他已經不受遊戲綑綁,他還說,以後他受洗時,可以分享這個曾被手機遊戲捆綁之後又得著自由的見證。
有些事昭雯比我有魄力,我這樣舉例不一定適切,我要表達的是在教會的治理上,當然我們要愛弟兄姊妹,但對於犯錯落在罪裏面的弟兄姊妹,一直包容不一定是對的。不能因為說要愛弟兄,要當屬靈的人,明明有事情不對,又不去溝通。
 
對於祭司的職分,文杰也做一點分享。
◆獻祭:前面講到君王的角色時,說到順服,這也就是祭司獻祭的角色,棄絕我們老自己的想法,按神的心意行,這是最寶貴的。
 
◆代禱者:祭司很重要的角色,是像舊約的大祭司,或者像耶穌一樣,是神跟人之間的中保。似乎我們為別人代禱,好像是我們在付出,但其實蒙福的是我們。我舉一個例子,從去年某一段時間開始,我把我身邊的家人、朋友、同事,分成好多個群組,每天輪流為其中一個群組禱告。有時候早上沒時間禱告,我就下班的時候禱告。有一天,接近要下班的時間,自己的心情好像是很憂鬱不喜樂的。我也忘了要讚美神,把注視轉向神,讓神改變我的眼光與心情。等到要下班了,我一騎上電動車,就為當天要代禱的人禱告,馬上,神的喜樂就很大的充滿我,先前憂鬱的情緒已經完全不見。真的很奇妙。每一次的代禱,都讓我真實經歷神是又真又活的神,許多禱告的事情雖然還沒有成就,但禱告中的平安喜樂,讓我相信,只要我的禱告是合神心意的,神必定會成就。
 
◆治理內心的小園地:我想神要我們親近祂,但他沒有要我們每天只躲在家裡讀經禱告,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聖經說我們要做光做鹽;要出去宣揚那召我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不與人接觸,肯定沒辦法做光做鹽。
神量給我們的環境,我們在家庭中、在公司中、同學朋友中,都有角色要扮演。有一段時間,我不太喜歡聚餐,總想多花一點時間讀經寫分享,不過,在思想學習這一段經文時,神給了我一些提醒。我們自己內心的生命,君王、祭司的關係要平衡。有時候,神量給我們的環境,就是要我們安息,我們就好好的安息,像去年上半年,疫情的時候,什麼地方都不能去,就好好安息,那個階段,我剛好專心的在讀約伯記,每一到兩週就能寫一篇分享,覺得很過癮。最近這個階段,公司活動較多,朋友來廈門的機會也多,我就學習放下心裏面的糾結與拉扯,似乎讀經的時間減少了,但也不要想太多,就享受跟朋友在一起聚會的時間,在與人相處的當中,也適當的把神的見證分享出去。也是很棒的把人帶到神面前的方式。人很容易落入一個軌道中或是窠臼中,也沒有不對,但因為軌道被改變,心裏就失去平安,這樣似乎也不太對。某種程度,在我們這個小小的心田園地裡,我們是王,是神給我們王的位份,在這個園地裡,君王的治理(稱職的扮演好屬世的角色)、與祭司的職份,是可以得到平衡的。而且在當中可以無比的自由喜樂。
 
(七)結語
要結束前,我們再回到撒迦利亞書,對當時的百姓而言,神不只是鼓勵他們聖殿重建必定會順利完成,還有一件永遠永遠都比眼前更重要的事,就是要仰望那將要來的救主彌賽亞。
 
以前我沒有好好的去思想君尊的祭司這句話的意思,有學者解釋在彼得前書2:9這一句話原文是,屬神的祭司的意思。但許多的人都直接解釋基督徒,既是君王也是祭司的意思,這是因為新約聖經有多處的經文,說到我們這信靠主的人,就是小基督,同主耶穌一樣既是君王也是祭司。我想不管是屬神的祭司或是君王與祭司。都很寶貴。
當我在思想這段經文,再次看到神何等的愛我們,祂起誓救主耶穌,是為我們贖罪的大祭司。
今天分享的題目是君尊的祭司,因為我會把分享傳給慕道友看,有時候我會想太多,擔心太生硬的題目,慕道友會不想看,我一直要給今天的分享一個較中性一點的題目,當中想過,平衡的生命、美麗的生命、自由的生命。最後我還是把今天的分享題目訂為君尊的祭司,但我真實覺得我們能認識主耶穌,我們生命的救主,是何等蒙福的一件事。因為生命當中有基督耶穌,引領我們的生命持續的進入一個美麗平衡自由的新生命。不是只有決志信耶穌那一天,也不是只有受洗那一天,是每天都要持續新生的新生命。感謝主。
(參考:曹力中牧師,小先知信息15:撒迦利亞書4,士林錫安堂,youtube視頻。喬美倫教師,希伯來書,憑信心.享應許(3),台北靈糧堂門徒裝備中心,youtube視頻。金京來博士,空中主日學,撒迦利亞書(8),彌賽亞的加冕,youtube視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郭文杰 的頭像
    郭文杰

    郭文杰的部落格

    郭文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