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09 以斯拉記7-8章 人生基本功
文杰1/9在廈門聚會點的分享
(一)、約翰摩根(John Morgan) 先生
這一位是John Morgan 先生(AD1735-1789年)。他的曾祖父是第一批在1640年代從英國移民到美國建立費城的居民。他的父親則是當時很成功的企業家。
費城是美國早年的政治中心,獨立宣言在這裡簽署。費城也是美國的醫學中心,因為這裡有優秀的賓州大學醫學院,培養了許多優秀的醫學人員。而賓州大學醫學院的前身--費城醫學院的創立者就是John Morgan 先生。
因為家裡很富有,父親忙於事業沒有時間管他,大學三年級以前的他,是一個撐著絲綢洋傘上學的花花公子。直到有一天他看見一個垂死的病人,躺在病床無助的呻吟,來了一位巫醫,在他嘴裡放入一把曬乾的果子,病人就此動彈不得。摩根第一次看到死亡的恐怖,不僅巫醫幫不上忙,連他所自誇的金錢也幫不上忙。這個花花公子才感到自己的不是。
當時的他曾自省:「人生是一條陌生的路,我只是這條路上的旅者,但是我不知道我要到哪裡去?一個旅行的人需要一本地圖指引,但是我的地圖指引在哪裡呢?」
這一次的生命衝擊,讓他的生命態度開始有所不一樣。認真的完成大學學業後,他跟隨一位雷門醫生做學徒。開始閱讀醫學院裡的醫學書籍,並且謝絕一切的宴會。自此他就像海綿一樣熱衷於學習,到英國愛丁堡大學重新就讀醫科,也到羅馬向當時最著名的病理解剖學專家學習。
當他還在歐洲學習時,他曾經去拜訪過法國的大文豪伏爾泰先生。
◆伏爾泰:「摩根是什麼東西?是一條狗嗎?還是不懂文學的畜牲呢?」
◆摩根:「我來自一個偉大的國家,我曾經在海戰與陸戰上打敗貴國,但是我今天帶著和平的心靈而來。」(原來當時,英法兩國發生戰爭,美國還沒獨立,摩根曾被英軍徵召)。
……..
相處一段時間以後
◆伏爾泰:「當一個年輕人能夠這麼深度地探討問題,我知道他國家的未來是有希望的」
他認為鬆散的醫學教育是許多家庭悲劇的導火線。後來他創立費城醫學院。對醫學教育做了許多的改革。譬如建立醫學預科制(學生要進入醫學系必須先修過數學、自然科學、拉丁語,並能精通第二外國語),並且把醫學分為「內科」、「外科」、「牙科」、「藥劑科」四個科系,並且立下解剖學、藥劑學、植物學、化學、臨床醫學為必修的科目。他也訂出醫學院學生畢業後,至少要有三年的臨床實習,才有資格申請博士班,發表夠水準的論文後,才能獲得「醫學博士」。
這當中有一個最大的衝擊是,當時許多醫生是藉著誇大藥效,開藥來賺取暴利的。他成立了藥劑科,讓醫學界把藥效講清楚,這衝擊得罪了許多醫生。
美國獨立戰爭開打,華盛頓總統任命他為醫官總指揮。當他沒日沒夜地在搶救病人時,卻有許多醫官消極抵制他,發黑函攻擊他。他還因此被起訴,但許多曾被他醫好的百姓、士兵出來聲援他,使他免去牢獄之災。可見當時他在醫學教育的改革衝擊是何等的大。過程雖然很辛苦但後世尊稱他為美國醫學教育之父。
就像伏爾泰先生描述John Morgan先生,他身上有一個寶貴的特質:「深度地探討問題」。大學三年級時的生命轉捩點,他曾自省,甚麼是我人生旅程的指引呢?後來他找著了答案。有一天他寫道:「信仰與聖經是我的旅行手冊。」文杰深刻覺得一個生命態度可以這麼堅定的人,信仰與聖經肯定是他最寶貴的幫助,幫助他「堅持做對的事」。
(二)、文士以斯拉的故事
回到今天所要學習的經文,以斯拉記7-8章。記載文士以斯拉向波斯國王亞達薛西王上呈了一份奏章(或者應該說是一份提案書),而且王允准了他的請求(提案)。以斯拉,他是屬利未支派的以色列人,是大祭司亞倫的後裔,是波斯王朝裡面的官員。聖經描述他是一位敏捷的文士,通達耶和華以色列上帝所賜摩西的律法書。並且他定志考究遵行耶和華的律法,又將律例典章教訓以色列人。
亞達薛西王回覆給以斯拉的諭旨內容是這樣寫的,
1).住在我國中的以色列人,凡甘心上耶路撒冷去的,我降旨准他們與你同去。
2).我與我的七位謀士幕僚團,既然同意也差遣你去,你要照著你手中的律法書,察問猶大地和耶路撒冷的景況。(意思是百姓是否過著敬虔的生活呢?這好特別阿)
3).你要帶著我跟七位謀士所要獻給以色列上帝的金銀。以及巴比倫全省包括以色列人、非以色列人他們樂意獻給上帝聖殿的禮物。用這些金銀購買聖殿獻祭需要的祭牲、祭物好獻在壇上。剩下的金銀,你按著你們上帝的旨意覺得怎麼樣用比較好,就怎麼安排使用。
4).所交給你要在聖殿使用的器皿,你也要交在上帝的聖殿中。
5).你上帝聖殿中所有需用的經費若還是不夠,可從國王的府庫支取。並且王降旨給河西各省的官員,凡是文士以斯拉需要的,無論他向你們要甚麼,你們都要殷勤快速的備辦好交給他。
6).凡是上帝聖殿所需要的都要詳細辦理,快速的備辦整齊,不使上帝的憤怒臨到王和王室。並且他們當中,在聖殿服事的祭司、利未人、守門的、歌唱的、不可叫他們交稅進貢。
7).以斯拉阿,你要照著你上帝賜你的智慧,立所有明白你上帝律法的人做為官員治理當地的百姓,使他們教訓百姓明白上帝的律法。
8).如果不遵行你上帝的律法和王的命令,就要定他的罪、治死他或是充軍、抄家、囚禁。
接到王諭旨的以斯拉,頌讚神說,我們列祖的上帝是應當稱頌的,因他使王起這心意,修飾耶路撒冷耶和華的殿,又在王和謀士並大能的軍長面前施恩於我。因耶和華我上帝的手幫助我,我就得以堅強從以色列中招聚首領與我一同上來。(在王室有好表現,所提的提案也蒙王同意採用,但他一點都不驕傲,他單單的頌讚神,是神施恩的手幫助他,感動王的心,為要成就神的旨意)。
雖然波斯帝國一直以來對各民族的宗教都是採取寬容的政策,但這還是讓人覺得很神奇、很神奇的一份諭旨。
聖經的記載,文士一開始是扮演抄寫員的角色,譬如把先知說的話記載下來,並向百姓宣讀。文士也扮演抄寫律法書的角色,慢慢地變成是很熟悉律法書的一群人。要扮演好這樣不管是抄寫經文或是抄寫王室會議記錄這樣的職分,是要具有一定聰明程度的,也因此許多的文士被重用,在王室裡面擔任官員。所以文士以斯拉也是波斯王室裡的一位官員。
經文對以斯拉的描述,他定志考究遵行耶和華的律法,又將律例典章教訓以色列人。KJV英文版本的翻譯是他預備心要尋求神的律法,NIV版本是他把自己獻身於研讀並遵行上帝的律法。所以我們可以清楚感受到,以斯拉是很認真的研讀律法,是用生命在研讀,並且這些律法不是只是停留在知識層面,而是他身體力行。並且他覺得這對以色列百姓太重要了,就專心的教導他們。
從經文可以推論得到,以斯拉在文士的職分上很專業,在王室裡擔任政府官員也深得王的信任。文杰自己的推測是,熟悉律法也深刻認知律法對以色列群體的重要性,可能他很掛心,家鄉耶路撒冷的百姓在聖殿建好後,已經過將近60年的時間,是否有按律法書、按神的心意過敬虔的日子。他很想回去看看,就向王提了一個proposal(提議、提案書),說明以色列所信奉的上帝是怎麼樣的一位上帝,上帝與以色列百姓立約的關係,也賜下律法書給以色列百姓。若以色列百姓按神的心意過敬虔的生活,對波斯王國,對王都將帶來很大的好處。而王完完全全的買單以斯拉的提議。
也有聖經學者提到當時的政治背景,埃及正在背叛波斯,敘利亞總督正領兵在埃及平亂,若鄰近埃及的以色列能安定,對波斯王朝平定埃及的判亂是有助益的。在波斯王朝有這樣的政治需要下,以斯拉適時的向王提案,請求王同意他回到耶路撒冷去查看百姓的屬靈景況,王因此欣喜的同意。
※確認組織:故事繼續記載,以斯拉招聚了以色列百姓,有一千多位同胞願意與他一同回到耶路撒冷。但細心的他發現,這一千多位同胞,竟然少了利未人(配合祭司在聖殿服事的人)。他想得很遠,他不是只是回去看看,若當地的屬靈狀況不好,他必須要重整百姓的屬靈生活,那配套措施與人員要一起做預備。可見他不是魯莽行事也不是英雄主義的人。他招聚11位首領並教導他們說當說的話,到迦西斐雅這個地方去見利未人的領袖易多,因此得著38位利未人,220位尼提寧加入他們返鄉歸回的行列。共有約一千七百多人。
※禁食禱告尋求神:人員到齊後,他先對百姓宣告禁食禱告。從巴比倫回到以色列,將近1500公里,一千七百多人的隊伍,旅程順利的話,也需要四個月的時間。並且他們攜帶王室與百姓奉獻的金銀,肯定會被沿途的強盜覬覦。他可以選擇請求王的保護,看前面王的諭旨,他若提出請求,王一定會同意派兵保護。但他沒有這樣做,因為他曾經向王作見證,上帝施恩的手必幫助一切尋求祂的,但祂的能力憤怒必攻擊一切離棄祂的。所以為了讓百姓謙卑下來尋求神,也向王作見證。所以他宣告會眾一起禁食禱告,求上帝保守他們一路上的平安。
※財務清楚:以斯拉把王室和百姓所有要奉獻給聖殿的金銀器皿,找了十二位祭司家族的同胞,他親自秤了所有的金銀器皿並清楚的交接給這十二位同胞。並且對他們說,這是王室及百姓甘心獻給耶和華神的,是分別為聖歸給耶和華神的,你們也是分別為聖歸給耶和華神的。你們要謹慎看守直到回到耶路撒冷,過了秤交給聖殿的府庫。1/12出發,5/1回到耶路撒冷,5/4就讓這十二位同胞把金銀器皿秤重,清楚記載數量重量,記在冊上交接給當地的祭司。
歸回的人為十二支派獻燔祭、贖罪祭。他們也將王的諭旨交給河西的總督跟省長,他們就按王的命令幫助以色列百姓供給上帝殿裡所需用的。
(三)、人生基本功--潘冀建築師
上次文杰曾分享,在台灣有一位導演陳建偉先生,他因為讀了潘冀先生的書,就好奇潘冀先生所信的基督信仰,因此開始願意來到教會,來認識耶穌基督的信仰。接下來文杰要更多分享關於潘冀先生的故事。台北真理堂、中華福音神學院、雙連教會在新北市的老人安養園區、台灣大學癌症醫療中心、台東基督教醫院、台積電、台達電。這些照片上的建築物都是潘冀先生的建築師事務所所設計。
他在1994年(53歲)當選建築師業界的最高榮譽,獲選為美國建築師協會FAIA院士。2015年在台灣獲得第十九屆,國家文藝獎的得主。新竹科學園區有1/3的辦公大樓廠房都是由他的事務所所設計的,他的事務所規模是全台灣最大的。潘冀先生是一位很低調平時的人,有這麼多的成就,照道理應該是常上新聞的人,但文杰是直到去年,看了陳建偉先生在真情部落格的訪問,才知道有潘冀先生這一位優秀的建築師,才買他的書來看,才因此認識他。當然也是因為文杰太孤陋寡聞,不過越多認識潘冀先生,就覺得他真是謙卑踏實的人。
他畢業於成功大學建築系。跟許多同學一樣,畢業後就申請要到美國的大學繼續進修。同時有許多所學校回應他,很特別的是,萊斯大學給他的回信,告訴他,他們喜歡他的學業表現,不過因為他在成功大學的學習只偏重於工程,建築所需包含的人文、藝術、社會、心理學等層面,他的學習太少了。萊斯大學建議他能來他們學校重新就讀大學第四、第五年。把這方面的學習補起來,對他長期建築師生涯的養成會更有幫助,他覺得有道理,就欣然前去就讀。當同學都到美國直接就讀研究所,他選擇做對的事,其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也因為兩年大學的紮實訓練,他在畢業後,申請到哥倫比亞大學建築研究所的碩士班,並且在9個月就拿到學位。
原來建築師事務所與營建公司的配合模式是,建築師畫好設計圖後,要把建築師的設計理念畫成施工圖,營建公司再根據施工圖畫成製造圖。潘先生學校畢業後,到美國著名的建築師事務所上班,他也欣然接受公司指派的任務,從基本功學起。有一年的時間,學習畫施工圖,有一年的時間負責檢查營建廠商的製造圖,許多人覺得畫設計圖才是嶄露能力的工作,他卻甘之如飴的先學習基本功,藉著這些別人看似單調枯燥的工作,他卻可以向許多的建築師前輩學習他們的設計理念。
求學加上就業,在美國生活12年後,潘先生希望把所學更多奉獻給台灣,因此舉家搬遷回台灣。受學長之邀加入學長的建築師事務所,曾參加中正紀念堂的建築設計比圖,他們的團隊獲得第一名,但當時的蔣宋美齡女士選擇了第二名,也就是大家現在所看到的宮殿式的設計。
在很多國家都有類似的情形,都認為建築、營建行業需要靠著收送紅包、走後門才能拿到生意。返國後,他也在大學兼課,他常告訴學生,他相信建築可以靠著專業走出一條路。之後,他決定自己開業,堅持不為了獲得生意,而走後門,要以專業的服務、品質來服務客戶。當時連長輩親人都不看好。他就踏實的做,從接最小的工程設計開始做,設計科學園區的大門、龍潭渴望園區的廁所。客戶滿意後,開始有機會設計宿舍、辦公大樓。了解客戶的需求,從建築物裡面人的需要為出發點,堅持品質,不收受營建廠為降低驗收門檻而送的紅包。慢慢的大家都認知到潘冀建築師事務所對品質的堅持。
他也鼓勵團隊勇於接受挑戰,每一次有新的行業,有客戶提出需求,他也謙卑的不停止到國外學習,從無到有的學習怎麼蓋晶圓廠、蓋生技中心的動物實驗室、蓋耐震度比照核電等級的醫院、蓋教會、蓋安養中心….。客戶信任他踏實、堅持品質以及良好的整合能力。
對於事務所的同仁,他真心的視同仁為夥伴,不是他賺錢的工具。300人的公司,他可以叫得出每位同仁的名字,開放家裡讓同仁舉辦讀書會。公司不打卡、加班時數同仁自己填。抽屜、房間不上鎖、公司各級主管的薪資透明。真是很特別的公司。
就像是聖經所說的,我們都要學習怎麼當神在地上忠心良善的好管家。他真實落實聖經的教導,成為他的價值觀,他說孩子是神所賜的產業,神把孩子託付給我們,我們不是孩子的擁有者,我們陪伴、輔導他們長大,他尊重孩子的志向選擇。他其中一位女兒,劍橋大學建築系畢業後,卻選擇從事服裝設計的行業,他也覺得很好。對於公司,他認為這是神託付給他經營的,所以不是家產,他把事務所改成聯合事務所,由十位建築師同仁一起經營。
人生基本功這本書是由潘先生口述,藍麗娟女士做撰文。十年前這本書正在寫作過程,潘先生邀請藍女士一同參加他與太太孫寶年女士在教會服事的查經班,當時潘先生已經70歲,當輪到他們帶領查經時,他們夫婦會在前一週就把研經題目提前發給學員。生活的各個層面總是這麼踏實。
為了更多了解潘冀先生,文杰上網查詢閱讀了潘冀先生許多的資料,這是他在幾個月前在他的母會台北浸信會仁愛堂主日分享的影片,他已經80歲,說話雖然比較慢,但精神很好,熱心為主做見證。他分享創業將近40年,當然會有許多的挑戰,但每日靈修、讀神的話是他最大的幫助。他分享了兩段經文。
詩篇119:105:祢的話是我腳前的燈,是我路上的光。
以賽亞書30:21:你或向左或向右,你必聽見後邊有聲音說:這是正路,要行在其間。
神的話、神對他生命的帶領,就真實如這兩段經文所說的。
讀以斯拉的故事、讀潘冀先生的故事,有一種深刻的感受是,他們都用平實但是,是真實連結於神、連結於神話語的生命影響身邊的同事、家人,用他們的生活在見證神,向人傳福音。
(四)、為自己禱告
我想弟兄姊妹一定聽得出來,文杰藉著跟大家分享摩根、以斯拉、潘冀先生的故事,要鼓勵我自己、也鼓勵大家,神的話語對我們生命的重要性。但我也可以體會有部分的弟兄姊妹目前的狀態就是沒有屬靈的胃口,對讀聖經提不起興趣,因為我自己在信了耶穌以後,也有將近10年是這樣的景況。
有別於理性、感性,聖經教導我們關於靈性的真理。那靈性是什麼呢?文杰自己粗淺的學習是,靈性是知道自己是受造物,需要來認識造物主。靈性是有著渴慕追求真理的心。靈性是知道自己是罪人,需要罪得赦免的恩典。靈性是知道自己無法勝過罪與黑暗的權勢,需要創造主的幫助。靈性是我們裡面有一個很深對愛的渴求,只有創造我們的天父上帝能滿足。
圖片中這一位是黃瑽寧醫師,他是一位小兒科醫師,出書也上節目,分享照顧孩童的知識,也藉著這些分享,期待幫助許多的人來認識主耶穌。他的信仰過程也有一段辛苦,沒有屬靈胃口的時期。
他從小在教會長大,中學時期他想讀聖經但又提不起興趣。有一次團契的輔導,要大家把自己目前覺得最困擾的問題寫下來,再由輔導來回答。雖然輔導沒有唸出他的名字,但當輔導唸出他所提的問題,輔導的回答是,讀不下去那就是讀阿。他說當下的他真的是很沮喪,很挫折。他說,他沒有屬靈的胃口這件事情,也反應在他對生命的態度上,他不清楚他的生命目標是什麼,雖然都順利考上很好的學校,但對前途是徬徨的。直到上了大學,有一次跟大學團契去晨曦會(福音戒毒機構),去那裡唱詩歌、表演戲劇給在那裏戒毒的福音朋友看。有一位傳道為他們禱告,當傳道在為他禱告時,傳道說,上帝赦免你的罪。他說,突然間他的心亮了,對阿,我們來晨曦會服事這些正在戒毒中的福音朋友,大家認為這些人是罪人,包括他們自己也覺得自己是罪人。我呢?我自己所犯的罪只有我自己知道,我也需要罪得赦免的恩典阿。他說當下他哭得唏哩嘩啦,但內心又無比的喜樂。他喜樂到不行,跑去跟所有人握手。就從那時候起,他對生命不再徬徨。更沒有讀聖經讀不進去的問題,生命充滿了動力。
黃醫師的經歷在我們聽來是很特別的經歷。文杰自己的感動是,在那個時間點,黃醫師沉睡的靈性好像被突然開啟了一般。也許他基督徒的父母常常為他的靈命禱告,而且他自己也對真理有一個渴慕的心,不然他不會在中學時期問輔導那一個問題。對真理有一個渴慕的心,同時為自己的靈性不間斷的來禱告,神一定、一定會向尋求祂的人開啟,就像祂對黃醫師開啟一樣。
我們每個人的靈性都需要被開啟,也就是我們都需要罪得赦免的恩典,也就是我們都需要耶穌。我講一個最近發生在我們家的事,做為例子說明,我真實的認為每個家庭、每個人都需要耶穌。
11月初,我要回來廈門之前,我先從金門回到台南,陪爸媽兩三天後再回到廈門。與女兒通電話時,她知道老家家裡環境有一些變動,跟她的談話中,她想起了一些小時候不愉快的回憶。開始抱怨爺爺重男輕女,比較疼愛堂哥,越講她越是難過。我沒有同理心的只是一味的跟他說,不會阿,阿公在妳小時候為妳做了好多事。我不講還好,越講她越生氣越傷心。後來她就不跟我說話。
掛完電話,當然我心情也不好。過了一兩天,昭雯跟我說,新愉這兩天哭得很傷心,說我不但沒有安慰她,還責備她。說我老是跟她分享信仰以及讀聖經對我自己的幫助,但她實在覺得我沒有好見證,一點同理心都沒有,以後我再跟她討論任何關於信仰的事,她都不想聽。我才驚覺糟糕了。
跟女兒掛完電話那兩天,我心情有點悶,我自己也在反省整個過程,但我好像也突然懂了一點事情。聖經羅馬書2:1你這論斷人的,無論你是誰,也無可推諉。你在什麼事上論斷人,就在什麼事上定自己的罪;因你這論斷人的,自己所行卻和別人一樣。
好幾年前在讀羅馬書時,我對這句話印象深刻,就提醒自己盡量不要批評論斷別人,有時候當身邊與我關係親近的人,有一些批評抱怨時,我也會想說為他們好的關係,要提醒他們不要批評論斷別人。那天跟女兒的談話就有一點是這種狀態,當下女兒的狀態是一個心裏受傷的人,我還在跟她說,妳不要批評論斷阿公,他已經對妳很好了。她當然是更受傷了。後來我想通了這一點,我很誠心地跟她道歉。她也願意跟我和好。感謝主。
我要分享兩點,第一點是聖經是我們生命的基本功,基本功當然要持續練,不能只是憑著一招半式就要闖江湖,就再也不練功。讀羅馬書教導我們不要論斷人,讀到約伯記,教導我們,當三個朋友來安慰約伯時,最後卻變成是在責備約伯。文杰就是犯了跟約伯朋友一樣的錯,聽見約伯在抱怨上帝,就沒有同理心的開始責備約伯。而且約伯對上帝的怒氣有許多是被他們定罪約伯的話語所激怒的。聖經一定要持續讀,反覆的讀,我們的生命才會真實的持續進步,也被餵養。我們持續讀聖經,神也會藉著我們身邊發生的人事物,讓我們更認識祂、更認識我們自己、更認識生命的真理、真相;更認識神話語的意義。不讀神的話語,真是很可惜的一件事。
另外一點分享是,每個人都需要耶穌,不是嗎?這幾張照片是我小時候父親帶我們全家出去玩的照片,還有新愉剛出生時,我爸爸幫新愉洗澡的照片。我爸爸真的是一位盡責的爸爸,當他年輕時,家中經濟壓力是很大的,但他一定抽空帶我們去玩,香港電影明星成龍所主演的每一部電影他一定帶我們去看。我一上國中他就買一台卡帶式的收錄音機給我,要讓我好好學英文。一上大學,就買一台電腦給我。但人真的都不完全,國中時,他知道我們班有一位女同學寫信給我,馬上騎車去同學家裏,跟同學的父母親說,請你們女兒不要寫信給我們家文杰,我希望他好好讀書。這手段有一點激烈阿。
我大學畢業了,交往的女朋友,他覺得我們不合適,他整整反對了5年。我當然知道老爸是盡責愛我的好爸爸,但某種程度也讓我內心很有壓迫感。孫子陸續出生了,他疼愛每一位孫子,但老實說,他期待多生幾位男孫子,潛意識裡他可能對男孫子稍微好一點,但他自己不知道,可能他稍稍偏心,傷害了孫女。
我的老爸如果知道這些,他肯定難過,但其實他也不是故意的。他盡力扮演好他的角色,人都不完全,如果他早一點認識耶穌,讀聖經、讓聖靈成為他生命的幫助,那他肯定會是更棒的爺爺。
因為老爸對我的愛,對我而言其實成長過程有一點壓力,也造成我的個性有一點壓抑,我當然也需要耶穌。
新愉小時候的傷,當然也需要主耶穌,醫治的恩典。
我想每個家庭多多少少都有類似我們家這樣的例子,但因為我有耶穌可以倚靠,我心裡面就有一個很真實的盼望,我們家上上下下的關係,一定會越來越好。因為我持續的為家人與主耶穌的關係、彼此的關係禱告。求神持續動工。
感謝神,把摩根、以斯拉、潘冀先生這樣,喜歡讀聖經,倚靠神的生命成為我們跟隨耶穌的美好見證人,是我們可以學習的好榜樣。我們也一起學習藉著讀神的話,練好我們人生的基本功。
(參考①好消息電視台,真情部落格(youtube視頻),設計圖上的藝術家,潘冀、孫寶年;②人生基本功 -- 建築師潘冀的砌磚哲學,潘冀口述、藍麗娟撰文,圓神書活網;③科學大師的求學、戀愛與理念 - - 醫學篇,作者張文亮,校園出版社,第1章:摩根-醫學教育奠基者、美國醫學教育之父,p.5-18)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