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人聽了福音的態度

弟兄姊妹平安,文杰今天要跟大家分享路加福音81-21節。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撒種的比喻。講到耶穌用撒種的比喻,來比喻天國。

有一個人出去撒種,所撒的種子有落在路旁的,這邊的路旁所說的,是指種子落在田埂上,田埂長期有人踩踏,硬的不得了,種子撒在上面,等不及種子發芽,天上的飛鳥就來把種子吃盡了。以前我自己在讀馬可福音時,第四章同樣講到撒種的比喻,當時我比較多以為,撒種的比喻,好像是在對新朋友、慕道友的心說話,比喻慕道友聽到福音的態度。

我自己對這段話的理解是,田埂象徵人的心裏剛硬,而剛硬的原因可能是驕傲,或成見。(撒但把一些謊言迷惑放在人心裏,以至於人聽見福音,一點都聽不進去。譬如說,這是西方人的宗教;信耶穌就不拜祖先這是很不孝的;靠自己就很好了,為什麼要有信仰;信仰,那是退休以後的事……..)

 

第二種田地是,種子落在磐石上,磐石的意思是指土淺石頭地,種子落在土淺石頭地,因為有一些土,所以種子會發芽生根,但因為土很淺,太陽出來一曬,因為根淺吸不到水分養分,就枯乾了。象徵人聽了道,歡喜領受但心裡沒有根,不過暫時相信,及至遇見試煉就退後了。

(可以理解成,人聽了福音,心裡真實覺得喜樂,教會氛圍也很好。但一想到,身邊的人可能會反對,就卻步了。或者要開始過與別人不一樣的生活模式(不能說謊、不論斷人、不醉酒荒宴),以前跟著大家拿回扣、謊報加班,現在不行,旁人開始看自己不順眼…..,就覺得信耶穌真是難阿,算了)

 

第三種是,種子長起來,也長的滿高壯的,但被荊棘擠住了。荊棘是指今生的思慮、錢財宴樂,被這些東西擠住了,便結不出成熟的子粒來。

(可以理解成,聽了福音,覺得這是對我有幫助的,也願意更深入了解,但常常糾結,到教會,我週日不能去做我喜歡的事,要犧牲我原本的興趣與愛好的時間阿。信了耶穌,會不會影響我投入在工作的時間,影響我的財富收入?我現在的賺錢模式是合神心意的嗎?要我放棄或改變那代價太大了。信耶穌就要饒恕那些得罪我的人,那我的感受、裡面的傷害怎麼辦?信耶穌要以耶穌的心意為我的心意,那我自己的想法呢?……..)

 

第四種是種子落在好土裡,生長起來結實百倍,這樣的人是因為持守在誠實善良的心裏,並且忍耐著結實。

(好土是,願意去思想自己生命最大缺乏是什麼?最需要被解決的問題是什麼?耶穌所傳的道,能否解決這問題。如果能,就要按耶穌的方法做。(耶穌說,人最大的問題是人有罪,而罪需要被赦免)。好土是經歷罪得赦免的平安後,又把福音分享出去,讓許多人也得著)

 

()、基督徒聽道的態度

在馬可福音4章的前後文,眾人擁擠耶穌,人多到耶穌必須站在船上,而聽眾在湖邊岸上,讓祂自己跟聽眾有一些隔離,祂才能專心地講道。似乎這撒種的比喻,用來對比慕道友的心態是沒錯的。

但讀路加福音8章,撒種的比喻的前後文,我覺得更多的是在對我們這些已經信主一段時間的基督徒的心講話。要我們省思,我們是哪一種土壤,當我們讀神的話、我們聽講道時,我們所抱持的是什麼樣的態度呢?

 

1).剛信主時,我聽講道都會做筆記,小組中的弟兄姊妹覺得我很奇怪,你這麼認真做甚麼?我也答不上來,就是一個習慣,好像沒有摘要作筆記,聽了就很容易忘,加上沒有做筆記,就像白聽了一樣。

 

當時我還做了一件事,我早晨或晚上自己會讀聖經,或是荒漠甘泉、靈命日糧的小冊子,自己會寫心得。我準備兩本小筆記本記錄我的讀經心得,為什麼準備兩本,輪流拿給我太太,當時的女朋友看。原本我在新竹工作、她在台北,我每隔2-3天就給她寫一封信。後來我也上台北工作,常見面,不寫信了,就寫讀經心得給她看。

 

當時的我雖然滿認真,但是是土淺石頭地,覺得聽講道對自己有幫助,也喜歡小組聚會的氛圍。但遇到挫折心裏就會疑惑,上帝阿,你怎麼會讓我遇到這個困難阿,譬如說跟女朋友吵架了。違反交通規則被警察開罰單,許多的事都可以拿來懷疑疑惑上帝,上帝阿,你真實存在嗎?當時的我就是,人聽道歡喜領受,但心中沒有根,不過暫時相信,及至遇見試煉就退後了。

 

2).感謝神憐憫我,信主七個月,神就跟我的心說話,當時的那個經歷讓我覺得神太真實了,我就決定受洗。結婚以後,工作忙、有了孩子忙、讀在職班碩士忙。追求世界讓自己的心無比紛亂。

當時我不敢跟人家說,我跟銀行借錢給親戚去放高利貸。教會師母跟我說,你這麼忙,你真的決定要去念在職班的碩士嗎?你有仰望神嗎?當時的我,跟神距離好遠,當然沒有仰望神。我沒有讀神的話,神的種子就沒辦法撒在我的心田裏。師母客氣的對著我說話,我都沒有回應她。當時雖穩定參加主日,牧師師母講的道我肯定沒有聽進去。當時的我,我的心田就像是田埂一樣,種子撒下來,飛鳥馬上來叼走。魔鬼利用我心中的驕傲、自以為是,迷惑我,神的話對我一點功效都沒有。

 

3).許多信主已經一段時間的弟兄姊妹,都還是會有被荊棘擠住的狀況。我也常落入這樣的景況,工作比較忙,下班時間晚。下班後應該讀聖經,滿足靈裏對靈糧的需要,但一不小心就會去點擊一些年輕時期喜歡的藝人的影片。不是不能看,而是我的時間有限,你把時間拿來娛樂,心靈需要的靈糧就沒有被供給,內心就空虛。一方面也擔心老家長輩還沒信主、靈裏狀況不好無形中工作的困難也會在自己的心中沒必要地被放大。就像這邊寫的那落在荊棘裏的,就是人聽了道,走開以後被今生的思慮、錢財宴樂擠住了,便結不出成熟的子粒來。

 

().教會歷史中,偉大婦女的事工

路加福音84-15節講的是撒種的比喻,1-3節,講到耶穌與門徒的傳道事工,有一群婦女盡全力的支持他們。婦女當時的社會地位低落,相對是不被看重的,但路加特別把其記載下來,他肯定有他特別的用意。也許路加在埋一個伏筆,教導我們,這群跟隨耶穌的婦人的心田就是好土。

3節經文是,過了不多日,耶穌週遊各城、各鄉傳道,宣講上帝國的福音,和他同去的有12個門徒。還有被惡鬼所附、被疾病所累、已經治好的幾個婦女,內中有稱為抹大拉的馬利亞,曾有七個鬼從她身上趕出來。又有希律的家宰苦撒的妻子約亞拿、並蘇撒拿和好些別的婦女,都是用自己的財物供給耶穌和門徒。

 

家宰是管家的意思,希律王的管家的妻子也跟隨耶穌。抹大拉馬利亞身上曾被許多的鬼所附,是耶穌為她趕鬼,給她新生的生命。其他人是因為什麼原因願意跟隨耶穌,這邊沒有說。也許是經歷病得醫治,或是被主耶穌所講天國福音的道所吸引,也許是被公義有智慧的耶穌,卻又滿有憐憫的愛所吸引。

 

接下來,我來分享幾位基督教歷史中,讓人懷念尊敬、偉大婦女的故事。

1).李庥牧師太太--伊萊莎.庫克師母

1865年,馬雅各醫生到台灣的台南、高雄宣教。經過一年的努力。有5個人願意信主。但英國長老教會的規定是,除非牧師,才能幫會友施洗,也才能主持聖餐禮拜。當時英國長老教會宣道會在廈門有許多的事工,他們就從廈門派了一位牧師(David Manson)要去台灣與馬雅各醫生搭配。想不到大衛曼森牧師,卻在航船過程中被海浪捲走去世。當時李庥牧師還在讀神學院,他從年輕就對向華人傳福音好有負擔,當他聽到大衛牧師的事情,他就寫信給廈門的宣道會,表示他有一個歡喜心願意到台灣宣教。宣道會就在他神學院一畢業就按立他為牧師,準備差派他到台灣。到台灣之前,他先到廈門學閩南話、學客家話。到台灣後還學原住民的話。真的是對福音很有負擔,才能有這樣的熱誠。但他因為感染瘧疾,將近40歲就去世。他在台灣服事12年,在高雄、屏東建立了13所教會,還開辦傳道人訓練班。他也是第一位到台灣東部傳福音的宣教士。在台灣台東一個著名的觀光景點石雨傘,於1975/3/15,豎立了一個李庥牧師東台灣宣教百年紀念碑。

 

另外我要分享的是當李庥牧師年輕就死於瘧疾,師母伊萊莎.庫克沒有因此就落入沮喪,他寫信給廈門的宣道會,請他們繼續聘請她在台灣當宣教士,她要接續她先生的服事。她跟李庥牧師對當時台灣社會的婦女特別有負擔。認為女子裹小腳、社會認為女子無才便是德這樣的風氣必須要被改變,就積極要在台灣成立女子學校。她承接先生的遺志,奉獻他們的存款、薪水收入,也向差會爭取支持,台灣第一所女子學校,台南長榮女子中學就在她與先生的努力成立起來。

當時的女子只要交伙食費就能來讀書,但前提要放棄裹小腳。進到學校要學習聖經與各樣的知識、生理與衛生教育。可以說對當時台灣女子的啟蒙教育有很大的貢獻。

 

當我讀到李庥牧師娘的故事,我滿感動的。她的先生與一位孩子都在台灣生病去世。但她沒有恢心,繼續推動上帝給她先生與她的呼召。

 

2).聖奧古斯丁的母親莫妮卡

我們都知道聖奧古斯丁是第四世紀,偉大的聖徒,其著作對基督教教義的整理有很大的影響。莫妮卡從小在敬虔的家庭長大,她從小就祈禱,穩定參加聚會。先生是一位稅吏、性情暴躁且對莫妮卡不忠,但她敬虔的生命感動丈夫,丈夫願意在去世前受洗。三個孩子,奧古斯丁是長子,聰明學業好,卻沉迷於宴樂,與情婦同居、有私生子,還沉迷於異教。我們都知道聖奧古斯丁的母親莫妮卡,不放棄的一直為他流淚禱告。

有一天,當奧古斯丁在花園,聽到一群孩子們在高聲朗誦,拿起來讀吧,拿起來讀吧。他就拿起身邊的聖經,翻到羅馬書13:13-14節。….不可醉酒荒宴、不可好色邪蕩、不可爭競忌妒。總要披戴主耶穌基督,不要為肉體安排,去放縱私慾。

他讀了這一段話,想起終日為自己悲傷的母親,狂奔回家,向母親懺悔。

 

奧古斯丁在他所寫的名著懺悔錄上,寫下紀念母親的話語,她雖然是婦女,但在信仰上是傑出的大丈夫。她具有老年的持重、母親的慈祥、教友的虔誠。她是肉體使我生於今生,精神使我生於永生的母親。

 

莫妮卡媽媽曾說,一位主教的話很大的鼓勵她,有母親為她流淚禱告的孩子,絕不會滅亡。

我想這一句話很大的鼓勵我們,不要放棄,要持續的為還未信主的家人代禱。

 

3).馬丁路德的賢內助博拉

基督教歷史中,大家都認可馬丁路德推動宗教改革,太太博拉是他很重要的賢內助。讓他無後顧之憂。

博拉從小就是一位修女,當新教改革運動風起雲湧時,博拉也漸漸對修道院的生活覺得乏味。1523年在馬丁路德的幫助下,與其他8位修女一起逃離修道院。1525年他們結婚。

婚後,他們陸續生了6位孩子。博拉一兼扛起所有的家務,還要照顧家裏的農園。還有幫助路德接待許多聖徒、學生的到訪。馬丁路德曾寫了一本書叫桌談(Table talk),描述聖徒與宗教人士在他們家對談的景況。一般教會界都認可若沒有博拉的支持,馬丁路德很難在新教推動與寫作上有這些偉大的成就。

 

不只是這樣,他還是路德的屬靈好夥伴。有一次,路德陷入低潮,當路德回到家時,看見博拉穿著黑衣服,帶著頭巾在哭泣,路德連忙關心博拉,妳怎麼了。博拉告訴他,我的上帝死了。路德一聽開懷大笑的說,哈哈,確實我最近的表現,就好像上帝已經死了一般。

 

也因此路德多次公開表達他跟博拉的好感情與愛慕之意。他曾經在他的書中寫到,我的凱蒂(Katie)是如此的負責,並且令我喜樂,就算你拿萬貫的家財和我交換,我也絕不動搖,因為她是上帝賜給我的,她是個忠誠的配偶,也是孩子的好母親。有時最好的生活,就是與一位熱心、愛主又順服的妻子在一起,不僅有身體的結合,更必須有行為和心意上的合一。

 

基督教歷史上偉大的女性一書作者勞德曾寫到。博拉是歷史上偉大的家庭主婦之一,她的一生經歷了…..從離群索居的修道院,走向豐富完全的家庭生活。傳道人妻子的角色,給後世基督徒家庭做了典範,代表了宗教改革,信徒皆祭司的精神,將女性的服事從修道院,轉向家庭生活。

 

4).現代教會中令人尊敬的長輩大姊

文杰待過多個教會,常會看到如下的一些景況。有時候會有一些弟兄姊妹會不喜歡牧師的講道風格、牧會方式,就會一直在心中糾結要不要換教會。

但幾乎每個教會裏,也總是會有一群大姊們默默的煮愛宴、整理教會的環境、參加禱告會、關心弟兄姊妹、不講人閒話。不管牧師的道講得怎麼樣,他們就是穩定的聚會,年輕的弟兄姐妹會一直糾結自己要不要換教會,但這群大姊沒有這樣的困擾,是教會最穩定的力量。我不是要說基督徒都不能換教會,而是我真是佩服這些大姊們單純愛主愛人的心。

 

路加記載耶穌所說的,那落在好土裏的,就是人聽了道,持守在誠實善良的心裏,並且忍耐著結實(15)

誠實按字面翻譯,是向著主誠實,把自己的景況誠實的面對主(縱使心裏對著神有滿腹的抱怨、疑惑、委屈也可以向神說,神都要回應;也包括要把自己的軟弱向神說,真實的面對主,不是把問題蓋住,而是求神幫助)。這個字有時候也翻譯成美麗,就像馬可福音14章記載有一個女人打破至貴的真哪達香膏澆在耶穌頭上,耶穌說這是一件美事,用的也是這個字。所以誠實也可以理解成,相信神的愛、神的話的一種信心。

誠實善良就是相信神的愛、神的話,向著主誠實,願意倚靠的一種信心,願意按著神的話的教導做,並且有忍耐等候的心,知道生命成長需要時間。縱使遇到困難,都相信神有美意,神會賜福保守。

 

這群跟隨耶穌的婦女,還有我們今天分享的李庥牧師太太--伊萊莎.庫克師母、莫妮卡媽媽、路德太太博拉、以及教會中許多忠心愛主的大姊們。都是好土的典範。

 

想像農夫耕田,農夫肯定要多花時間在田地間,撒種的時間到了就撒種,該灌溉就要灌溉。所耕種的田地,容易長草,有小石子該撿拾,就要實實在在的鋤草、撿拾小石頭。也不能揠苗助長,要等候忍耐著結實。

花時間讀經、禱告、聚會、聽見證。知道自己不完全需要耶穌,誠實面對自己的內心,內心有問題就要誠實的對付,倚靠神面對解決之。縱使遇到困難,相信神有祂的美意,這樣的生命是好土,必定要忍耐著結實。

 

().耶穌的屬靈家人

接在撒種比喻後面的三節經文,記載耶穌所說,甚麼樣的人是耶穌永恆的家人。

19-21節,耶穌的母親和祂弟兄來了,因為人多,不得到祂跟前。有人告訴祂說,你母親和你弟兄,站在外邊要見祢。耶穌回答說,聽了上帝之道而遵行的人,就是我的母親和弟兄了。

 

81-21節,總共出現了10次的聽,聽當然是這段話的關鍵字

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V8)

所以你們應當小心怎樣聽,因為凡有的,還有加給他,凡沒有的,連他自以為有的,也要奪去(v18)

聽了上帝之道而遵行的人,就是我的母親和弟兄了(v21)

 

**慢慢窒息

耶穌在教導我們聽真的很重要,自己都不讀聖經、也不參加聚會,當然聽不見道、聽不見神的話。

參加聚會,但若自以為是,聽歸聽,仍按自己的心意做選擇、過生活。其實也沒有聽。

被思慮、錢財、宴樂困住。縱使知道自己需要聽、也想聽,但會沒有力氣。

上述這些景況都是一種慢慢窒息的感受。

 

**結實百倍

努力讀經、親近神、默想神的話,努力按神給我們的感動去做(縱使要釘死老自己,按神的感動去向人道歉、認錯),是無法言喻生命的喜樂。是有神同在,豐盛滿足的生命。結實百倍不只是說我們有傳福音的生命,而是生命被神改變,我們的生命開始流露出屬神的生命特質,這比什麼都要寶貴。而且生命會影響生命,自然的傳福音、迫不急待分享神的愛。這是結實百倍的生命。

 

我深刻覺得結實百倍與慢慢窒息是沒有模糊地帶的,要嘛就是結實百倍,要嘛就是慢慢窒息。縱使信主很久的弟兄姊妹,幾天沒有親近神,就是慢慢窒息的感受。隨著我們的年紀漸長,當我們處在慢慢窒息的景況,我們會覺得生命在流失。但當我們處於與神連結是結實百倍的生命景況,雖生理的年齡漸長,卻覺屬靈生命正在成長,毫無生命正在流逝的失落感。

 

81-21節這三段經文串起來,也許路加要傳遞一個信息,這些持守著相信耶穌、跟隨耶穌的婦女姊妹們,他們的生命就是好土的典範,他們不只是今生就得著滿足的喜樂。在今生、在永恆的裏面跟耶穌是那麼的親近,就像耶穌的家人一般。這樣的獎賞何等的大,祂可是創造我們的造物主阿。

 

()、結語

這週二,接近中午,我還在開會,突然看到一位朋友傳給我的信息。他跟我說,他太太身體狀況已經很不好(因為罹癌的關係),他有跟他太太討論過,太太希望將來能用基督教的方式處理後事,他問我他太太沒有受過洗,將來能埋葬在基督教墓園嗎?

會議結束,我趕快打電話給他。我告訴他,太太若意識還清醒,趕快請牧師來幫太太洗禮,這個比將來是否埋葬在基督教墓園重要。

我跟他分享福音很多年,直到那天他才跟我說,他一出社會就受過洗,但看到教會分很多派別,他很困惑,後來就沒去教會。所以他聽我這樣說,他很能明白的,人需要罪得赦免的救恩的。

他的太太有一位同學是基督徒,一直有在跟他太太傳福音,他們明天會來看他太太。他會詢問太太是否要受洗。我聽了好感動,電話中眼淚幾乎要流出來。神的愛一直與這個家庭同在。

後來下午他發信息給我,因為擔心隔天受颱風影響,當天下午,太太同學以及教會的牧者就來過來探望他太太,也為太太施洗。

 

我們自己需要福音、我們身邊的人也需要福音,但要有人與神同工去分享福音神的愛。但若我們的生命處在慢慢窒息的景況,我們是沒有力量去傳福音的。

 

我們真的是要花時間與神親近,與聖靈建立親密的關係,惟有與聖靈建立親密的關係,我們的信仰才會真實、才會有力量。就像羅馬書8:16所說,聖靈與我們的心同證我們是神的兒女。

 

也許你會說,我就是信不來,我就是對神的話沒有胃口。我們可以按聖經神的應許,向神求的。

馬太福音7:7-8節,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因為凡祈求的,就得著;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

神何等喜悅我們親近祂,這是祂創造我們的目的,向祂祈求,祂必成就。感謝主。

(參考,youtube視頻,財團法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傳播基金會,我有一個台灣夢--李庥牧師、伊萊莎師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郭文杰 的頭像
    郭文杰

    郭文杰的部落格

    郭文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